熱門新聞 共 116個專題
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男子團體射箭比賽是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射箭比賽的項目之一,於2021年7月26日在東京都江東區夢之島公園射箭場舉辦,12個代表團取得男子團體項目參賽資格,中華男子射箭代表隊「三箭客」湯智鈞、魏均珩、鄧宇成獲得銀牌,追平中華隊於2004年雅典奧運男團銀牌已暌違17年的隊史紀錄。
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桌球混合雙打比賽於2021年7月24日至7月26日在東京體育館舉行,來自16個代表團的32名運動員參與本項賽事,這也是桌球混合雙打首次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中華隊桌球「黃金混雙」林昀儒和鄭怡靜,終結中華桌球隊奧運獎牌荒,只花卅八分鐘就以直落四拍下世界排名第七的法國組合袁嘉楠╱勒班森,迎接隊史相隔廿一年的奧運獎牌,拿下混雙銅牌。
文姿云(1993年9月29日-),臺灣空手道個人對打55公斤級的運動員,外號「小清新」。文姿云在2014年、2018年相繼獲得亞洲運動會空手道比賽55公斤級金牌,為亞運史上首位空手道女子第二量級連續兩屆摘金的第一人。2015年、2017年、2018年三度奪得亞洲空手道錦標賽金牌,並於2016年、2018年世界空手道錦標賽獲得銅牌。臺灣在1986年女子團體賽奪金後,暌違30年再度登上世錦賽頒獎台。2017年4月,文姿云運動生涯首次攀上世界排名第一的高峰。2021年舉辦的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她首次參加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並且在準決賽面對世界排名第一的烏克蘭選手 Anzhelika Terliuga ,終場雙方平手(4-4),後經裁判團決議判定 Anzhelika Terliuga 獲勝,(國際空手道協會稱為「判定勝」)。文姿云因此獲得空手道女子55公斤級的銅牌,為臺灣在奧運空手道項目的首面銅牌。
楊勇緯(1997年9月28日-),生於屏東縣獅子鄉南世村,排灣族人,臺灣柔道運動員。2021年獲得東京奧運柔道男子60公斤級銀牌,為台灣首位獲得奧運柔道獎牌的運動員,也是在奧運史上第一位拿到60公斤級柔道正式項目銀牌的選手。
戴資穎(1994年6月20日-),台灣女子羽球名將,在2011年,以16歲又6個月之齡贏得台灣羽球排名賽,成為台灣羽球史上最年輕的「球后」。在2016年,以22歲又6個月之齡贏得2016年香港羽球超級賽女單冠軍後,累計所得積分登上世界女單排名第一,成為台灣羽球史上首位「世界球后」。2017年3月贏得生涯第一個全英羽球公開賽冠軍,為該賽史百年以來台灣第一人。2018年參加在印尼舉行的2018年亞洲運動會,奪得台灣亞運史上第一面羽球項目金牌。2020東京奧運雖然在決賽總比分1比2不敵中國的陳雨菲獲得奧運羽球女單銀牌,但寫下台灣在奧運會羽球女子單打項目的最佳記錄。
郭婞淳(1993年11月26日-),舉重運動員,出自臺東縣阿美族馬蘭部落,於臺灣宜蘭縣出生。畢業於國立臺東體中以及輔仁大學體育系,現為輔仁大學體育系副教授(副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生涯囊括各項重要舉重賽事金牌,包括2020年東京奧運舉重女子59公斤級金牌、2018年亞運舉重女子58公斤級金牌,四度奪得世界舉重錦標賽金牌及五次亞洲舉重錦標賽金牌。2017年創個人挺舉最佳成績142公斤,為當時女子58公斤級挺舉世界紀錄。在國際舉重總會於2018年調整量級後,現為舉重女子59公斤級抓舉、挺舉、總和三項世界紀錄保持者。
我國羽球好手王齊麟/李洋,兩人均為於土地銀行羽球隊隊員,堪稱是最強的國中同學組合,2020東京奧運男雙金牌戰,直落二擊退中國大陸雙塔組合李俊慧/劉雨辰,贏得台灣奧運羽球史上首面金牌,兩人組合被媒體稱為麟洋配、聖筊組合。
新冠肺炎疫苗是針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的旨在提供獲得性免疫力的疫苗。在COVID-19大流行之前,開發針對冠狀病毒疾病的疫苗的工作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和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已經建立了關於冠狀病毒結構和功能的知識,從而在2020年初加速了COVID-19疫苗的各種技術平台的開發。
為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維護台灣人民健康,並因應其對台灣經濟、社會之衝擊,制定《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簡稱:武漢肺炎紓困條例)。在初版條例當中,政府有編列新台幣600億預算因應疫情。2020年4月21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追加紓困特別預算1,500億元新台幣,總計紓困資金達2100億元。
2021年臺灣旱災缺水危機為發生於2021年初台灣本島西部地區的大規模乾旱事件,導致各地區進入不同程度的減壓供水、限水、停耕、歇業等情況,此為自1947年以來最嚴重乾旱、又被稱作「百年大旱」。此波旱象於5月底~6月底連續幾波梅雨鋒面、陣雨、西南氣流帶來明顯降雨而緩解,中央旱災應變中心於6月22日解除開設,此波旱象告一段落。
蔡英文總統於2020 年 08 月 28 日宣布,將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放寬30月齡以上美國牛肉進口,引發各界爭議。此舉也引發在野黨國民黨不滿,由國民黨立委林為洲領銜提出,發起「全面禁止進口萊豬」公投提案。此提案從2021年01月09日發起,不到50天的時間公投案連署就達到70萬6,817份,順利通過門檻。
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簡稱「三接」)興建計畫,由於恐破壞桃園大潭藻礁的生態環境,環保團體發動「真愛藻礁公投連署」,獲得在野黨響應,挑動府院黨敏感神經,成為藍綠對決的新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