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鄉情 23個專題

專題

養鴨人家

台灣傳統飼養鴨子,除了在河岸和水池之外,還可以用遊牧的。在夏、秋二期水稻收割以後,大概是二月到六月一次,七月到十一月一次,養鴨人家都有熟悉的路線,養鴨人家趕著一大群小鴨子,放養在割稻以後的田裡,一個田接一個田的遊牧下去,直到鴨子長大,剛好上市。 當然,隨著環境的變化,養鴨人家的遊牧生活如今已走入歷史了。
專題

民宿風情

民宿原本係指將自有住宅的空閒房間出租,並且由主人與其家人負責清掃,訂房,接待客人等服務。經營用客房不超過4層、建築面積不超過 800 ㎡,現在泛指私人經營的小型旅館,通常房間不如商務旅館多,也不一定有接待櫃台與穿著制服的服務人員。
專題

蘇澳冷泉

蘇澳冷泉,位於臺灣宜蘭縣南端的蘇澳鎮,地處中央山脈板岩區,主要的地質為變質岩。蘇澳冷泉為碳酸氫鈣泉,水溫約在22℃左右。富含二氧化碳,由地表下的頁岩層滲出。 早期曾拿來製作彈珠汽水。泉水出露處是在蘇澳鎮北的蘇北里冷泉路七星山嶺西側(海拔228公尺)山腳地帶,約在蘇澳車站前方約300公尺之處。此處曾經為清朝提督羅大春開鑿的蘇花古道起點,立有開路紀念碑與羅提督興學碑,目前均移置於蘇澳晉安宮旁。
專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位於宜蘭縣五結鄉冬山河畔,景色怡人,園區廣達24公頃,開放遊客參觀的園區,包括了展演廳、住宿區、工藝坊區、產業景觀區等各具特色的區域。 傳藝中心因為肩負維護、研究與保存、展演與推廣「傳統藝術」的任務,希望台灣的傳統藝術都能好好保存,因此在園區內呈現早期台灣底層民眾生活場景,有老街坊、廟宇、老厝、戲台等,讓遊客很快就融入其間,願意接觸傳統藝術。 民國91年開放後,傳藝很快就成了宜蘭縣著名的景點,來傳藝,映入眼中的是古樸的建築,讓遊客的鎂光燈閃著不停,整個園區是由簡學義、陳森藤、蔡元良、黃聲遠等多位建築師合作,曾榮獲「2001台灣建築佳作獎」。 園區內有戲劇館、曲藝館、圖書館、工藝傳習所,不定時邀請藝術團隊前來演出,不管是武功技藝、北管戲曲或歌仔戲、客家戲曲或原住民樂舞等,來傳藝都有機會欣賞到。 在傳習街共有五個館,推出相關的展覽,可以體驗DIY。目前曲藝館更將傳統過年的文化,完整呈現而推出了「年的文化館」。
專題

桃米生態村

位於埔里鎮中心西南方的桃米坑生態村,村民在各界人士的協助下,刻意維護的多處天然濕地,包括草湳濕地、詩涼濕地、碧雲濕地及山中蘭園濕地,及其他散見於全村各處的小型濕地,由於人為汙染破壞較少,因此孕育出非常多的野生動植物。 每年3、4月的螢火蟲旺季,只見多得數不清的點點螢光,在山谷閃爍不停,景象迷人。當地村民表示,只要沒有大雨侵襲,螢火蟲滿山飛舞景象,就會維持一段時日。 由於賞螢的時節比較短暫,所以前往時要把握時間,最好能夠先打探一下,尤其是大雨過後,更要先行了解,以免撲空。不過村民們說,如果看不到螢火蟲,桃米坑生態村還有更吸引人的賞蛙及看蜻蜓或數烏龜活動。當地的蛙類資源相當豐富,入夜後在當地生態導覽解說員的帶領下,來趟溯溪賞蛙活動,不管是腹斑蛙、貢德氏赤蛙、澤蛙、拉都希氏赤蛙,每年從4月至10月間,都可觀賞到。 另外,當地常年可見的鳥類40多種,45種蜻蜓及20多種豆娘,水生植物數十種,在草湳濕地還有竹蜻蜓流籠、賞鳥亭、竹拱橋、生態戶外教室等休憩設施,讓遊客可以深入了解當地的生態,如果要在當地過夜,桃米坑擁有各種不同樣式的民宿可供選擇,想前往的民眾可上網蒐尋。
專題

古坑華山咖啡

古坑華山咖啡飄香近百年,咖啡文化在時間發酵下,更見甘醇。到華山,舉目可見欣欣向榮的咖啡樹,隨著時節不同,開著朵朵白花或是結滿整樹青綠和鮮紅欲滴咖啡果,處處散發著陣陣迷人咖啡香。
專題

埔里酒廠

特色酒:紹興酒、愛蘭白酒、愛蘭囍酒、吟釀清酒 埔里酒廠為台灣菸酒公司發展觀光最成功的酒廠,酒廠原為西元1917年創設的製酒株式會社,隨著酒類專賣制度實施,為台灣總督府收購,初以製造糯米酒、米酒、太白酒為主。廠區保有典雅日式舊建築,十年前開始發展觀光。 埔里水質極佳,為台灣紹興酒的故鄉。埔里酒廠921地震受損嚴重,災後重新設計展售場和酒文化展示區,讓遊客體驗紹興酒甕隧道,藝術家並以酒罈作畫,將酒文化與藝術結合;展售中心販賣各類酒品和紹興冰棒、紹興米糕、酒粕面膜等產品。
專題

新竹內灣小鎮

經濟部商業司委託中國生產力公司改造內灣老街,搭配鐵道3大支線之一的內灣線,及內灣吊橋、內灣戲院多個景點,助內灣脫胎換骨。 內灣以著名的老街、鐵道支線、客家風味餐聞名全台,每逢假日,遊客絡繹不絕。過去幾年,光是螢火蟲季就能吸引30萬人次湧入。 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不僅是桐花怒放的季節,內灣螢火蟲也正值大發生期,現在造訪內灣,正是煦日置身五月雪桐花仙境,夏夜探索螢火蟲綠色銀河的最佳時機,可替生活美感加分! 內灣商圈這幾年來透過公部門和業者努力,打出名號,以往內灣是目的地型景點,現在已延伸為過境型,有不少旅客會將旅遊動線拉到尖石。
專題

飛牛牧場

位於苗栗縣通霄鎮的飛牛牧場,突破傳統農牧生產經營,採取生產、生態、生活結合並重的現代化經營理念,是一個以休閒教育為主的觀光牧場,為國人提供完善的度假環境。 牧場內設置多處休閒娛樂區,在青青草原上露營,享受大自然洗禮,牧場有蝴蝶培育場,專人解說其生態及保育的重要,精心規劃戶外教學、鮮乳酪製作、捏土活動,讓旅程兼具知性與感性,為了使遊客融入牧場生活,牧場提供圓形、方形草包,可在廣場上滾草、推草,盡情享受只有陽光、綠地、歡樂、奔放的快樂假期。 飛牛牧場的標誌是一隻黑白相間、背上長蝴蝶翅膀的飛牛,指的就是飛牛牧場有乳牛和蝴蝶兩大特色,飛牛近年來致力蝴蝶復育工作,園區有蝴蝶復育中心,更有一條種植蜜源植物的賞蝶森林步道,步道上不時可見大白斑蝶和鳳蝶。位於飛牛牧場旁,貫穿苗栗通霄與九華山之間的虎頭崁古道,就是以前的挑鹽古道,由於牧場將其中損壞部份修復,可從牧場穿越美麗的草原、森林,直登古道上九華山。
專題

烏來風情

專題

逢甲夜市

逢甲夜市/逢甲商圈